|| 弓和弩哪个发明更早

"六艺"按照顺序来说,是礼、乐、射、艺、御、书、数。

第一是道德修养,

第二是自身的素质培养,

第三是技能,本篇要的讲的就是技能。

引申到今天的社会中,技能可以说是一种专业。对一个人来说,这个专业对他的一生都是有好处的,我们的社会分工越来越详细,跟古代社会有些不同,古代社会在技能方面的范围比较窄,比如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射是一种军事技能,历史上战争非常多,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基本的技能。

弓弩是冷兵器之王

古人说,"两军相遇,弓弩在先",因为弓弩能射出一定的距离、狩猎是远古时代人类谋生的手段,弓的发明早于弩。古人很早就发现远距离猎取猎物的时候需要借助工具,最早是石块,可以捡起一个石头就投掷出去还有其他的工具,比如棍棒。到了辽金时期,少数民族会有一根木头,木头上拴一个皮绳,皮绳牵头有个金属物或是石头,这叫"骨朵",抡圆了以后打出去,打得非常准,捕猎兔子、狐狸这种小动物非常有效。古人发现当一个木质的或竹质的弓体上弦以后能够拉开张力,射出箭,所以觉得这个兵器非常有效。

人类文明史中,冷兵器时代远远长于热兵器时代,弓弩算是冷兵器之王,跟以前讲过的利兵器和钝兵器不一样,他是一种发射兵器,在一定的距离内有杀伤力,所以掌握这种技能对当时的人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除了做一些军事准备以外,射艺更重要的是对平时生活和素质的训练。射箭的时候,人需要全神贯注,需要对事物有判断力。不要以为射箭很简单,真的持弓箭的时候,就知道射中靶子是非常不容易的,更不要说射中靶心了。

射在古代是一项专门的技艺

大家都熟知的将军罐,他的得名是因为造型像一个穿着盔甲的将军。将军罐是清初从康熙到乾隆非常流行的一个造型。这件将军罐的彩瓷是雍正时期的粉彩,画在青花上,这种画法非常少,看着非常艳丽。

上面是一幅狩猎图,有骑马射箭的图像,这只是打猎,或者说只是平时的一个训练,不是战争的场面。射在古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除了有军事目的,还有生产目的。这个工具当时还不能说是兵器,应该只是一个工具,后来逐渐引用到战争当中。人类发现,用弓把箭射出去的时候自己的一部分能力得到了延伸,这个能力就是一个技巧。

这是雍正时期的一个笔洗,使用的痕迹非常重,保存的状态不是很好,唯一的好是他的画片。画片的颜色非常丰富,画了八个文物,就是我们熟知的"八仙过海"。通过这样一个东西,我们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技能的含义。射在古代是一项专门的技艺,是一个人维持生命的保证。比如古人需要学猎杀动物,虽然今天是不提倡的,但古代是要借此保证自己的生存质量;再比如一个国家需要用到一种武力保持国家的安全,后来延伸为一种技艺,然后发展为一项体育运动。今天的技艺很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每个人的技艺不同,生活中不管去学习什么,不管学习的是抽象的理论还是实际操作,都应该在专业技艺中达到个人弩力的高峰。

 

成语"有的放矢"中的"的"是什么?

马未都评:"的"是汉语中最常用的词,出现频率最高的念"de",还有一个发音是"di",比如"的确"。"有的放矢"这个成语中的"的"念"di",是指靶心。这个字很有意思,我们可以拆开去解读,"的"字的左边是"白",本意是指大白天,射箭都能看得见,右边是"勺",这个字的古音就念"di",是指"一点点",比如一勺粥,一勺汤,只是舀了一点出来。合起来"的"就是白天中的一点,就是靶心,古人说"有的放矢"就是得有靶心。

 

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谁?

王昌龄《出塞》

马未都评:唐诗中有很多著名的诗句,边塞诗是其中一种类型,因为当时国境处经常要打仗,所以很多文人奔赴前线,留下很多边塞诗。"但使龙城飞将在"出自王昌龄的《出塞》,这是唐诗中最著名的边塞诗之一,诗中的"飞将"说的是李广将军。李广非常有名,他从小臂力过人,一生中非常喜欢射箭,而且有射箭之癖好。这首唐诗写得非常动人,一开始说"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用法,用的是名词的堆砌。一般来说诗人都不敢这么去写,他用了这两个堆砌,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这些景象都没有变,变的只是人和时代。

 

卢纶《塞下曲》

除了这首诗之外,著名的边塞诗还有卢纶的《塞下曲》四首之一,其中"将军夜引弓"中的"将军"说的也是李广。李广将军一箭射出去,箭直接就扎进石头里了。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唐朝人才写了这样的诗。不管他是史籍上的描述还是文学中的描写,对于今人来说都是一个精神支柱。在今天的社会中,掌握一门技艺或者说数门技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说"艺不压身"或"技不压身",多一门技术可以走遍天下。很多技术是会逐渐过时的,由于新技术的提高,很多东西就要重新学习。人一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很少的,更多的是走上社会后学到的技艺。每个人都依赖自己的技艺生存,不管是做什么的,自身的这门技能应该掌握好。不要认为普通的事情不讲技艺,越普通的事情越包含很多道理。比如说拾荒,很多人在社会中是靠拾荒生存的,我们可能觉得这没什么技艺可谈。我注意观察过,拾荒人知道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出现,这就是长时间积累的经验,最后变成谋生的手段。在社会的任何一个层面生存都会有一种潜在的技能,就看你弩力不弩力了。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射箭项目的射程是多少米?

马未都评:射箭从最早的谋生手段演化为战争用的武器,再到当代变成了一项运动,还被列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一般人会忽略射程这个细节,非常、专业人士有时候对距离没有概念。世界锦标赛的射箭规矩跟奥林匹克不一样,男子射箭世锦赛的竞赛规则跟女子也不一样,它的预赛射程是:

男子:90米、70米、50米和30米

女子:70米、60米、50米和30米

之后的淘汰赛和决赛中,男子、女子和团体赛均为70米,所以奥林匹克就把70米定为射箭的标准射程。有一件事情挺让人遗憾的,射箭说起来是中国一个非常传统的文化,不管是我们刚才所说的狩猎、战争还是到了后来变成一种体育和考核。比如唐代武则天时期就开始设武举人,要考射箭,唐以后历朝历代都将其作为一门宫廷的考试,民间射箭也有这种比赛和考核。但是我们近些年把这门技艺给丢了,能够射箭好像全是专业的人士,很少有业余的喜欢射箭。我们业余都去打高尔夫、打网球去了,对这种枯燥的体育训练大家兴趣不足,而恰恰是我们的邻国韩国非常普及。现在奥运会比赛中韩国选手占优势,他们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大赛中获得很好的成绩跟其运动的普及和投入有关。希望将来中国人能够在射箭方面奋起直追,把过去的荣誉夺回来。我们真的应该多多地关注射箭这项运动,不仅仅是为了摘金夺银,更多的是为了铭记我们祖先的传统和精神。(文/马未都)

|| 冷钢推荐:超强大弩地狱之火  -  大黑鹰二代弩  -  最新款迷彩大弩M19

产品全部在首页:【点击返回首页